永丰数字科技 . 永红展业集团旗下展会

行业资讯

西辽河畔种好粮丰收忙

2023-11-06

连日来,在内蒙古通辽市明仁苏木丰胜村万亩高标准农田里,玉米逐渐变得饱满。种粮大户吴限利站在田埂上,笑得咧开了嘴:“我今年种了200多亩玉米,预计能增产5%。”吴限利告诉记者,今年的丰收密码藏在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里。他算了一笔账:“除了规整连片,政府还根据我们大户的需求,重新规划了沟渠、机耕道,开展农机作业更便利了,玉米种植成本也降低不少。”“小田变大田,种植效率高了,种植成本低了,农民种粮积极性高了。”丰胜村党支部书记徐龙说。

据了解,2023年明仁苏木共新建高标准农田0.9万亩,提质改造4.5万亩,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,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“田成方、渠相通、路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,耕地质量等别平均提高0.5等,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0斤以上。

“今年我采用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,减少了作业环节,大幅降低了玉米种植成本,同时每亩玉米也能增产近200斤。”太平屯村村民赵海山说道。

要想产量高,水肥要管饱,这是之前很多种植户的固有思维。但以高耗水、高用肥为代价换取玉米高产是难以持续的。应用玉米密植滴灌技术,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,还能减少水肥投入,带来绿色效益。

“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,可以顺畅地将水和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,减少肥料流失,提高水的利用率,实现了节本增效、农户增收,同时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,还改变了大水漫灌、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板结、面源污染、资源浪费等问题,是一种绿色农业生产方式。”明仁苏木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表示。

据统计,在明仁苏木高产玉米示范区,灌溉效率提高了22.22%,肥料利用率提高了20.7%,较常规种植方式生产水平提高0.5倍,实现了产量与资源利用率的双提升。

秋粮生产,农机保障是关键。“为提高效率、加快进度,一些机手会把收割机的风机功率调得很大,会导致很大浪费。”魏艳秋告诉记者,以往的粗放机收模式下,每亩浪费约10斤,现在通过精心调试,把机收损失控制在2%以内,每100亩田就能多收约1000斤玉米。

据了解,2022年以来,该苏木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持续在全苏木27个嘎查村开展农机减损宣传培训工作,力争将今年玉米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.46%以内,低于国家标准。

永红国际展览(搜索"永红国际展览"公众号关注)注: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,不得删减内容。

  • 时间:2026年5月26-28日
  • 地点:待定
  • 今天距"粮油机械发展网【官网】第十六届IND中国粮机展【官网】中国粮机展【官网】粮油机械展【官网】粮油展【官网】国际机械展【官网】国家机械展【官网】"开幕还有
推荐文章